(资料图片)

新华财经郑州1月16日电(记者李文哲) 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河南用户出游距离及时间均明显延长,文化旅游市场复苏态势显著。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河南文旅业如何在加快复苏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值河南两会召开,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接受新华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文旅融合发展关键在创意,以新理念挖掘和整合资源,通过创意引领产品和业态迭代升级。

河南是文化旅游大省,丰富的资源是文创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张祥宇看来,近年来,河南省在文创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并有所突破。《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起步较早,近两年又诞生了《只有河南》《黄帝千古情》等全国较有代表性的实景演艺。河南卫视推出《唐宫夜宴》《洛神赋》《龙门金刚》等系列文创爆品,掀起席卷全国“现象级”关注热潮。河南博物院以“大文创”理念开发文创产品600余款,考古盲盒、古钱币巧克力等“火出了圈”。

“但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河南文创发展整体水平较低,没有形成气候。”张祥宇认为,这主要因为一是思想观念滞后。传统思维难以跳出历史文化“资源陷阱”,市场意识有待解放。二是创新活力不足。文化创意人才匮乏,缺少政策环境和激励措施,新业态、新模式难以孵化。三是市场主体不强。缺少文旅投资运营管理类企业,文创项目投入和产出规模较小,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形式单一。四是高品质供给不足。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项目不多,文创类博览会规模小、影响力小,沉浸式体验性创意产品严重不足。五是体制机制不优。文化、文物、旅游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机制还不健全,缺乏有效深度融合。

后疫情时代,旅游消费需求向多频次、短时间、近距离的“微度假”模式转变,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发挥创意引领作用,推动河南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张祥宇建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促进文旅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河南省是先进制造业大省,可推进以文化创意为引领提高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引导产、学、研、游有机结合,全方位延伸工业旅游产业链,融合发展工业遗产游、工业科普游、工业购物游、企业文化游等。其中,河南人造金刚石产能占全国90%以上,可推动人造金刚石由单纯的工业产品向时尚产品转化,发展首饰、艺术摆件等高附加值产品,补上河南文旅购物的短板。

二是着力建设国家文化创新高地。以产业化思维,用科技、创意赋能影视、演艺、书画、动漫等行业,构建大文创生态圈。依托二里头遗址、龙门石窟、少林寺等,与国内外优秀创作团队合作打造精品影视节目,扩大国际影响力。依托洛阳、开封打造唐文化、宋文化沉浸式体验地,建设一批融文化体验、文化交流、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空间。围绕钧瓷、汝瓷、历史建筑、书画作品、遗址文物等创作一批体现中式美学的生活器物和文创产品,让艺术审美融入日常生活。实施中华神话、中原精神、民间故事等动漫创作扶持工程,支持本土动漫企业做大做强,打造集动漫创作、生产、传播、衍生品开发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扩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实景演艺品牌影响力,围绕中华文化重大IP创作经典演艺作品。

三是推动文化创意与数字化相结合全面推进传统业态“数字化改造工程”,让“数字化”赋能文创,建设数字景区、数字度假区、数字酒店和数字旅行社等。加强红色经典景区、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的数字化互动场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运营,推进研学教育、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重点依托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以及古都、古街、古村镇等,植入文化、科技等创意元素,打造特色遗产旅游品牌,发展具有文化特色的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等。

四是推动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创新“城市即旅游”的发展思路,把中心城区城市旅游培育成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和强力支撑。推动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在空间布局上明确和完善城市文旅功能区,为城市旅游发展预留空间。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挖掘工业遗存、传统街区的历史文脉,在保留原汁原味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引进各类新业态。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探索以大数据、VR/AR、区块链等科技手段统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场景,实现旅游服务全域覆盖。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方面,张祥宇表示,应加强对商业标识权利,特别是知名品牌、老字号、地理标志的保护。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发挥商标质押独特作用,推进“快评、快审、快登、快贷”,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景区景点、酒店等行业融资需求问题,加大对受困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息、评估、保险等有关费用的补贴力度。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