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记者2月22日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坚持“人行深圳市中支”)了解到,日前,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新一批创新应用——由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 在经过辅导公示、登记声明后,已正式进入测试运行阶段。至此,人行深圳市中支组织开展测试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已达10个。
【资料图】
多维度识别企业“洗绿”风险新入“盒”项目专注绿色金融场景
据了解,本次进入测试运行的创新应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专注于绿色金融场景,综合运用知识图谱、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绿色企业识别模型,搭建以绿色企业为核心的“朋友圈”关系网络,多维度识别企业“洗绿”风险,提升风控效率及准确性,强化银行对绿色金融企业的判断能力。
同时,该创新应用也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绿色信贷服务,帮助企业识别潜在融资机会,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
深圳正在积极申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22年,深圳绿色贷款同比增长43.9%,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为构建绿色金融良好生态环境,深圳市已于2021年3月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强化绿色金融制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相关要求。
有银行业人士指出,该创新应用通过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有望解决人工开展绿色信贷效率低、工作量大、主观性强等问题,不仅可提高绿色贷款识别效率,还能有效防范企业“漂绿”“洗绿”风险,将提升银行绿色金融的服务效率与服务能力,助力深圳市绿色低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成效显著
人行深圳市中支2020年4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至今,已先后组织 “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等10个创新应用开展测试,涵盖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可信执行环境等新技术,覆盖“支付、信贷融资、征信、供应链金融、跨境人民币收款、绿色金融”等金融应用场景。2021年9月,“百行征信信用普惠服务”创新应用已成功完成创新测试顺利 “出盒”。
据记者了解,相关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方面,在试点推动下,深圳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找准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应用方向,不断提升不同金融业务场景中的技术实用性、可靠性,加强产品形态、服务渠道、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优化,金融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相关试点聚焦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有力地促进了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服务百姓民生。
比如,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指导平安银行等机构搭建线上平台,促进数字技术推动资金流、物流、商流融合,提升信贷服务数字化水平,精准高效服务绿色转型、小微普惠等重点领域和新能源、跨境电商等特色产业链。
微众银行等机构聚焦于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通过技术加持,打造了贴合百姓民生、符合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创新产品服务。
通过试点,金融科技创新风险“防火墙”逐渐筑牢,创新监管工具金融风险防控新利器效用逐渐发挥。
试点以来,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加强跨部门监管协调,构筑“机构自治、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四道安全防线,提升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的时效性、专业性和精准性,形成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跨区域监管合作方面,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落实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要求,推动由招商银行、招商永隆银行申报的大湾区首个金融科技跨境创新测试应用公示,深化了大湾区金融科技监管协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实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不断打磨出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监管要求的优质产品服务,构建深圳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金融科技新生态。”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