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贺文斌,海通证券联席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八年制医学博士,曾于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实习、工作5年余,医药行业研究7年余,2022年新财富第一名,2015—2021年多次荣获新财富、水晶球、第一财经、金牛奖等第一名。

海通医药贺文斌表示,医药行业细分行业众多因而分化较大,既有疫情受益又有疫情受损的板块,筛选2023年医药领域的细分行业机会,需要考虑复苏的时间和复苏的弹性,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弹性。综合来看,细分行业的机会可能分布在三个方向,分别是创新,消费医疗,器械硬科技。

1.海通医药何文斌:2022年两点判断非常前瞻


(相关资料图)

提问: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Choice最佳分析师精彩发研,今天我们请到的是海通证券联席首席分析师贺文斌。今天第一个问题,先回顾一下2022年,这一年非常的艰难,在这样艰难的年份拿到最佳其实是挺不容易的,请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心路历程和获奖的感言。

贺文斌:首先非常感动,也是非常感谢东方财富的认可,感谢我们的投资机构以及产业的认可。的确,2022年不容易,我们作为分析师的话也是在密切追踪产业的变化去挖掘投资机会。

去年有两个地方还是不错的。第一个,去年三四月份的那波消费类的机会,因为上半年上海的疫情对整个社会生活生产都带来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上海解封之后,社会又重回正轨,所以那个时候推荐消费类是非常好的时机。

再往后七八月份,医药的预期其实比较低谷,我们当时就推荐医药,主要是一些医疗器械的硬科技公司。这几年整体来说医疗器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随着迈瑞联影华大智造的上市,叠加一些贴息贷款的预期,以及集采比之前变得更加温和。所以整体来说,七八月份之后,医疗器械也能够反弹,此后又带来了整个医药的反弹。所以我觉得这两点在投资的判断方面,我们整个团队还是非常前瞻的。

提问:今年疫情有了巨大的转折,对您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吗?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贺文斌:坦白来讲,这几周其实我持续在外面出差,甚至周末也在外面出差,的确,行业的变化还是非常显著的,各行各业都在复苏当中,包括我抽查的过程,包括路上也出现了很多堵车的现象,我们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产业的复苏,相对来说医药的复苏更特别一些。

因为医药是刚需性的,我们一直强调,医药的复苏在2021年就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医院的诊疗人次,包括住院人次,手术人次,2021年同比2020年2019年已经有比较好的增长。所以到2023年的复苏情况,其实不用跟2019年比了,我们直接是跟2021年比较好的情况去比,可能别的行业还在探讨什么时候回到2019年的水平,但我们行业可能是跟2021年比较高的基数去对比,体现了医药行业的高曲线。

2.海通医药贺文斌:2023年最主要的细分投资机会

提问:这些年疫情相关的医药公司走得相对较好,其他的可能熊得比较厉害。来到今年,大家都觉得经济会复苏,行业会复苏,需求会扭转,医药行业也是这样的吗?反转在医药板块从细分角度来讲,又该如何看待?

贺文斌:医药行业的确分化较大,简单来说,既有疫情受益的板块,又有疫情受损的板块,比如说大家可能前段时间感受比较深刻,我们在买各种退烧药,甚至口罩、制氧机等等,相对而言这些板块是疫情受益的。另外还有一些疫情受损板块,包括医疗服务,虽然恢复的水平比较好,但如果跟正常的发展来说,还是比较慢的,过去还是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现在看到,眼科板块最近走得比较强,因为过去还是受到疫情的一些干扰,包括爱尔等一系列的公司,这块跟其他的行业是类似的,也是有比较强的复苏逻辑。当然医院的手术也是类似的,虽然2021年恢复的水平就比较高了,但是如果没有疫情的话,水平可能会更好更高。所以分成两块,既有疫情受益,又有疫情受损疫后复苏的一些细分领域。

提问:细分领域哪些方向您觉得比较好,与此同时,再给大家讲一讲2023年医疗板块背后的大逻辑。

贺文斌:短期大家关注复苏,复苏大概就是两个维度:一个就是复苏的时间,另外一个就是复苏的空间,或者叫复苏的弹性,弹性又分成远近期和远期。

首先从复苏的时间来说,医药是比较刚需的,所以复苏起来相对较快,我们最近也追踪发现了一些预期差。比如说像LED,过去大家可能预期复苏会慢一些,但是现在来看,复苏比我们预期的要好。

因为疫情后很多人都得了新冠,阳了之后大家都比较担心身体的一些指标出现不正常,很多阳康相关的体检开展得比较火热,这块是比较超预期的。从刚需性来说,越刚需复苏会越快。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类的公司,过去叠加了比较强的医疗新基建的时代,所以受影响比较小。2023年它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也比较平稳,这是从复苏的时间线来看。

再就是从复苏的弹性,一个分为短期的弹性,因为短期弹性的确是跟基数有关系。2022年如果基数比较小,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话,看起来弹性会更大。现在市场比较关注眼科,在2022年的二季度和四季度,受到疫情比较大的影响,估计眼科在内的医疗服务都会迎来比较大的复苏。另外像IVD也是类似,当然弹性会比眼科等医疗服务小一些,主要就是这些方面,长期的弹性和空间来说,可能就要回归到企业本身的增长逻辑。

大体上来说就是大赛道容易出大的机会,这方面可能又分成服务类和产品类,服务类可能跟整个行业的固有空间息息相关。比如说医疗服务的几个赛道,全科医疗或者肿瘤,它的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大,眼科的话市场也非常不错,牙科会稍微小一些,像辅助生殖或者植发的话,相对来说市场就会小一些。

再就是产品类的公司,我们讲的逻辑叫大单品。虽然这几年疫情,但整个产业的研发,包括创新药的研发还是如火如荼,我们也看到很多新的方向,包括MMR疫苗等,包括小核酸药,包括APC药物等等,这些其实跟疫情关系并不大,主要还是有大单品来支撑。

大体上分成这两个方面,复苏的时间和复苏的弹性,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弹性。

3.海通医药贺文斌:政策变动对医疗设备领域的影响

提问:近期有很多政策对于医疗设备领域的影响或许不小,请贺老师给广大投资者解读一下。

贺文斌:政策方面对资本市场来说可以大致分为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但我觉得每个政策的出台都是有它的背景的。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看到,过去资本市场最担心的集采现在变得更加理性科学,无论是药品的集采还是器械耗材的集采都是同样的变化趋势。

现在药品的集采做了7批了,集采降价幅度也稳定在50%左右,再就是耗材的集采,过去叫淘汰制,10中7也好,7中5也好,总会有企业淘汰,现在又有新的一些方案,比如说叫限价。在最高限价基础上,如果企业的降价满足一定幅度,比如说20%也好,40%也好,就能够入围中标,从过去的淘汰制变成可以选择,可以不淘汰,这对企业来说是比较大的变化。

集采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支架的集采,当年的降价幅度超过了90%,但那个时候的价格后面发现还是偏低的,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允许价格有一定的上涨,所以这一轮的支架续约,我们看到支架提价了大概20%。

所以从集采方面来说,我们不会像以前一样视为“洪水猛兽”,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集采对产业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国家的支持、鼓励性的政策是非常多的。比如说对创新的支持,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创新器械,这几年进入临床的数量也是节节高攀,获批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跟海外的差距逐步缩小,甚至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同一梯队的水平。

另外医疗新基建,包括医疗专项债和贴息贷款,疫情以来大家也看到医疗存在一些短板,国家也是加强了这方面的建设。常规的财政拨款和医院自有资金的支持下,我们其实新增了两块比较重要的资金,一个就是医疗专项债,规模从2020年以来越来越大,我们估计去年超过了3000亿元的规模,另外就是贴息贷款,去年九十月份开始,陆陆续续获批执行。最近我们看到,甘肃省在2023年也有贴息贷款的一个政策,可以认为是去年的延续。

主要就是这几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是集采,我们变得理性科学;另外,创新药、创新器械的鼓励支持政策非常多;再就是医疗新基建方面,我们也是新增了医疗专用债和贴息贷款等一系列的支持。

提问:请贺老师分享一下研究医疗医药行业有什么心得,指标技巧等等。如果有比较中意的细分领域,也可以分享一下。

贺文斌:首先,医药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大家都说是朝阳产业,水大鱼大常出大牛股。医药的投资,我觉得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比较简单,说白了感觉周围什么产品有市场,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最紧缺,都可能产生比较大的机会。

从大的赛道方向来说,我们比较看好几个方向。一个就是创新,创新的部分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它的增长比较快,所以未来就是行业的阿尔法所在,整个创新药、创新器械和创新产业链,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

第二个就是消费医疗,可能消费医疗的东西在生活中比较容易碰到,包括一些消费医疗的产品,像大家非常关注的眼科近视的防控,角膜塑形镜也好,新一代的离焦镜也好,未来可能还有大量在近视防控方面能起到作用的产品,这是多大的市场?

现在小朋友的近视比例越来越高,国家也对近视防控提出了非常清晰的目标,所以这块可能未来是比较大的机会,包括像一些近视手术等。这也是消费医疗眼科中比较容易出机会的领域。此外像齿科正畸种植等医疗服务,像一些肿瘤相关包括中医药相关的等等,整个消费医疗的范畴是比较广的,包括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国家也是积极鼓励宣传的中医药,这些都属于消费医疗的范畴。

第三点就是器械硬科技。医疗医药、医疗器械的技术含量壁垒越来越高。随着优质公司的上市,随着产业的升级,器械硬科技的含量也是越来越高,这些有壁垒有空间的医疗器械,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方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