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规模更大、品牌更多,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相关资料图)

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海南迎来“消博时间”。本届消博会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较上届增加20%,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00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

此前两届消博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点燃了外企的参与热情。来自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印尼、捷克、泰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名境外采购商在现场奔忙,洽谈采购。

《国际金融报》记者也奔赴现场,带大家直击这场外贸盛会——

本届消博会,香港、澳门皆有组织地邀请了各个消费领域企业前来参展。据悉,香港展馆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下称“香港贸发局”)组织举办,展品比往届更丰富,更多当地展商亲临现场,倾听消费者心声。

香港展馆带来更多惊喜

在第三届消博会现场,香港贸发局华南首席代表黄天伟向记者表示,今年已经是香港贸发局连续第三年参加消博会。本次消博会迎来了35家香港企业、42个品牌参展,参展面积达1788平方米。香港贸发局组织22家企业以香港时尚生活馆的形象亮相,香港品牌展品涵盖珠宝首饰、服务消费类、保健品等重要消费领域,展品琳琅满目,港味儿浓厚。

步入场内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四号馆,4B05展位的“香港时尚馆”很吸引眼球,该馆面积达500平方米,共有22家参展商,逾50个品牌,聚焦食品、保健品、个人护理产品、时尚服饰、手表等产品。“时尚馆不仅能促进内地和香港企业的合作,更能推广香港品牌,是港商开拓内销市场的绝佳平台。”黄天伟介绍。

据悉,本届“香港时尚馆”有四个更多:首次参展的企业更多(60%)、知名品牌更多、国际产品更多、现场活动更多。

观众几乎可以看到大多数家喻户晓的香港品牌,如香港龙头食品品牌美心食品有限公司、安记海味有限公司、营养保健品巨头家得路天然有限公司、信基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澳至尊)等。而引领时尚的精益(中国)有限公司,更会展出国际知名品牌FILA(斐乐)、ROMAGO(雷米格)等产品。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香港馆现场特设了互动展台,并配有试食及有奖互动游戏,多款香港地道小吃也吸引了观展者前来品尝,酥香蛋挞、咖喱鱼蛋、浓香奶茶,一连串港味美食,让观众们秒变“食客”。

看好内地多个区域红利

今年是黄天伟第一年履任香港贸发局华南首席代表。他告诉记者,华南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核心枢纽,令香港可以通过大湾区这个平台、跳板,触达成渝、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圈和其他内地城市的商机;同时,又可以通过内地供应链资源,从大湾区走向全世界。这是香港在湾区的新定位,也是内地看湾区的新视角。

在此之前,黄天伟曾代表香港贸发局在内地多个地区履职,切身感受到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和互补。香港贸发局于2022年提出港企“内地发展支援计划”,协助港企在内地营商发展,鼓励港企进行跨区域的合作,贸发局通过企业拜访、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所需,并以此作为指引,举办合适的活动并提供服务。

黄天伟认为,目前海南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香港企业应该及时地把握这个机遇。所以,今年贸发局组织“香港时尚馆”参展,鼓励香港企业通过消博会的平台试水海南自贸港市场,寻找合作伙伴。

港企抓准机会再出发

2002年,黄天伟曾任职香港贸发局深圳代表,二十年后,他再次回到华南区任职。黄天伟发现,二十年前,港企以制造业、房地产和服务业为主,二十年后,港企的注意力开始转为“创新科技”和“内销市场”。

“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其实就是港企抓住了大湾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痛点。供给侧方面,大湾区拥有完善的科创生态圈,让企业得以生根发展;需求侧方面,大湾区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让企业得以推陈出新。这是香港企业再出发千载难逢的机会。”黄天伟表示。

其他机遇,当然也包括海南与消博会,消博会是连接香港与内地,以至国际的重要平台,亦是以推广消费品为主的国家级展会。在过往的展会中,香港贸发局曾协助不少香港企业成功开拓内地市场,在近两届消博会中,贸发局累计带来40家港企参展,配合国家发展方向,感受到内地市场庞大的消费力。

“本次参展的香港企业,一方面希望通过消博会这个国家级综合性的展览平台,推广产品品牌、打进内销市场;另一方面希望把握海南自贸港的政策,把香港以至海外的产品打通渠道、落地海南、辐射全国。”黄天伟说。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香港与内地及国际间的商旅往来恢复正常后,近月数以万计的高端消费商务旅客来港经商,为香港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香港本地出口商信心显著改善。展望未来,黄天伟表示,在今年上半年,香港贸发局将举行一系列展览及会议,涵盖创新科技、时尚生活及授权等创意范畴。在之后的工作进程中,香港贸发局将以中国内地及亚洲市场为重点,再加上政策配合,包括内地与东盟、香港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以及新落实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维持香港以及区内经济复苏的步伐。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