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强产业优供给,树品牌提效益”为目标,做好“土特产”文章,打牢品牌根基,壮大品牌主体,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带动脱贫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关资料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品牌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农业农村部此次《实施方案》如是明确农业品牌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着力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新时代品牌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品牌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强农是转变乡村农业发展方式、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聚焦主导特色产业

《实施方案》明确,方案支持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明确生产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名称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其中产地为县级或地市级。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脱贫地区品牌打造能力明显提升,要塑强50个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精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200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域性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培育300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授权企业品牌和600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为实现相关目标,《实施方案》从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供给质量、开展品牌帮扶、强化品牌管理、支持渠道拓展以及做好品牌战略布局、提高品牌建设运营能力等方面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其中,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主导特色产业颇受重视,在多项重点任务中被率先提出。

为壮大主导产业,《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突出“土特产”要求,指导脱贫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同时,《实施方案》还提出要推进产业全链开发,引导龙头企业到脱贫地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升脱贫地区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运输销售等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等项目继续倾斜支持脱贫地区。

促进农民增收

明确要聚焦主导特色产业基础上,《实施方案》还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市场引领、促进增收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市场供给,促进渠道嫁接和销售转化,提高品牌产品溢价能力;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促进脱贫地区农民稳定增收。

为此,《实施方案》在多项重点任务中强调了市场导向与增收增效原则。

如为提升供给质量,《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种培优相结合,挖掘传统品种优良基因,开展地区特色品种提纯复壮,加快淘汰品质差、效益低、老化退化品种。

为实现品牌营销增效,《实施方案》则提出支持渠道拓展,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脱贫地区建立品牌产品信息库,指导组建采购商和经纪人队伍,推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支持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实现“以产待销”向“以销促产”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品牌已成为推动国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要素。”袁帅认为,品牌建设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建设能够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供给结构升级。”袁帅认为,打造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成为企业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