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受现实利益驱动,老字号品牌被仿冒造假、恶意攀附的案例屡见不鲜。比如,大家熟知的“西四包子铺”,在街头巷尾就有诸多类似名字的店铺,孰真孰假,让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

近日发布的《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2年)》指出,伴随“国潮”消费逐步兴起,有的经营主体花式“蹭”老字号热度,甚至恶意抢注老字号,损害老字号企业及消费者合法权益。部分商家无正当理由在店铺招牌和牌匾上模仿老字号名称,还有个别主体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抢注与老字号类似的商标。

被“傍名牌”的做法,让不少老字号企业感到困扰。而这一情况还由于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有老字号企业表示,随着客流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他们对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上的异地网络侵权行为无可奈何。

各类知识产权纠纷不仅使老字号企业在当下蒙受损失,更制约了其长期发展的步伐。此前,不乏中华老字号企业因商标纠纷上市遇阻的案例。得益于近年来各方对老字号企业加大关注力度,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新措施、新政策的出台,老字号侵权案胜诉率不断提升。但对大多数老字号企业而言,通过官司来维权费时费力,是不得已的办法。老字号企业应主动出击,提高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早开展商标保护布局,树立“粮草未动、商标先行”的意识,夯实商标权利保护的基础。

老字号企业应通过及时注册商标、域名,申请专利、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等方式,对其独有商业标识、产品配方、工艺、服务等进行知识产权体系布局,尽早建立保护预防机制,以多元化方式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应尊重历史、尊重市场现状,合理划分各类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属关系和权利边界,强化权证意识,妥善保存历史存证,对权利许可和转让进行明确的约定和合理限制,以更好地维护和延续老字号品牌价值为目标,避免产生和有效解决老字号权属纷争。同时,各经营主体也要秉持公平、诚信的原则开展市场经营,尊重自主及他人知识产权,共同营造良好有序的营商环境。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