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来,中银理财、华夏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宣布,对旗下部分理财产品推出阶段性费率优惠,主要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项目,优惠时段多在1个月到1年不等。

从优惠幅度来看,不少产品的费率折扣达到了五折乃至更低,亦有产品的费率阶段性降至零。例如,华夏理财有两款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固定管理费在已有优惠基础上进一步从0.15%/年降至0.05%/年;中银理财一款固收增强产品的销售服务费率由年化0.30%下调至年化0.15%;中银理财“尊享天天”产品的固定管理费由年化0.15%阶段性下调至0.0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笔者观察到,随着理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理财公司的揽客压力也明显加大,产品费率竞相打折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在去年债市大幅波动引发的银行理财破净潮之下,多家理财公司也曾掀起费率打折“促销战”,试图以此安抚投资者情绪并留住理财资金。

而近期理财“价格战”打响的背后,则是各家理财公司抢抓市场复苏机遇并扩大市场份额的雄心。

今年以来,理财市场整体逐步回暖,部分固收类产品年化收益率回升至4%以上水平,加上此前6月中上旬各大银行存款利率又迎来一波下调,种种因素助推了更多资金回流至银行理财市场。理财公司于是纷纷出手调降产品费率,以期在资金回流过程中吸引客户、留住客户,进而抢占市场规模。

笔者认为,可以从理财公司和投资者两方视角来理性看待理财费率的下调。

对于理财公司而言,费率打折的确能一定程度增强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留住老客户的同时吸引新客户,是短期内促进产品推广和提升市场份额的有效竞争手段之一。

但长期来看,靠折扣揽客并非长久之计。一方面,理财公司本身背负着盈利相关的考核压力,此种优惠“让利”方式难以长期延续;另一方面,投资者的关注重点最终还是会落到产品的收益性及稳健性上,特别是在经历过去年两轮银行理财大面积破净的“考验”后,如今投资者选择产品也更加理性。

这意味着提升投研等核心实力才是理财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并且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营销模式创新,都需要格外注重理财产品与投资者的适配性,只有为投资者带来有竞争力且相对稳健的收益回报,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客户黏性,实现留客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阶段性费率优惠等策略改善投资者体验才更是锦上添花。

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财产品费率下降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等同于变相增厚收益,但产品费率仅是投资决策的考量之一,并且费率优惠对收益的贡献相对有限,所以通常情况下费率并非投资的关键要素。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财务状况、实际理财需求、产品具体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另外,若要考虑费率折扣,应当留意理财产品费率优惠可能附带的条件,例如持有期限、优惠时间等;同时理财产品往往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认/申购费、赎回费、超额管理费等多项费用,投资者可综合对比收费水平,避免“因小失大”。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