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是个离“光”特别近的地方,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太阳,一群人在这里建起了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引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拔4600米,这里有群“追光者”(主题)
李松 张鹏程
6月25日,雅砻江流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投产发电。这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一期电站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0亿千瓦时,可满足7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同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
该电站场址最高海拔4600米,面积相当于2500个标准足球场,光伏支架用钢量近5万吨,先后攻克10余项技术难题,创造了大型光伏项目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冬季连续大规模施工的先例。
柯拉,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境内。这是个离“光”特别近的地方,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太阳。一群人在这里开启了艰苦的“追光”之旅——修建柯拉光伏电站。
主动请缨
“我想去柯拉!”2022年8月,刚完成岗位轮训的小李道出自己的想法。
“柯拉光伏项目海拔非常高,条件非常艰苦,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办公室主任杨勇问道。
“2019年去西藏建大古水电站的时候,我担心自己身体受不了,没有去,非常后悔,这次我不想再错过机会了!”小李坚定地回答。
从成都市区顺着318国道一路向西进入甘孜藏族自治州,大巴车一路颠簸,到达中转站雅江县城后继续前行,走到中途驶入岔道,再走几十公里的村道和几公里的自建公路,历经12个小时,终于到达临时项目部。
临时项目部是租住的藏民民房,五六个同事挤在一间屋里办公吃饭。小李刚接手办公室工作,一刻没闲着,跟着部门负责人起早贪黑,左手电钻右手榔头,一起帮忙组装办公桌椅、架子床、窗帘等物品,办公电脑、食堂设施等也陆续补充完善。
项目部所在地水源重金属超标,就去140多公里外拉桶装水;没有蔬菜供应,就驱车去附近县城买;担心职工身体,还专门采购军大衣、棉帽和高反药品等。历时一个多月,终于让同事们有了新的办公楼和宿舍,吃上了干净可口的饭菜。严寒的柯拉有了些许暖意。
从未生过冻疮的小李,在柯拉短短几天,手上就长了严重的冻疮,但是看着辛劳的兄弟能吃上热菜,这份成就感仍然让他感到开心。
“冻疮都不算什么,我至少没有高原反应,在山上干活的兄弟们,那才真让人又敬佩又心疼。以前总觉得自己会受不了这么高的海拔,做不来新领域的工作,但是年轻人最不怕的就是尝试,只要敢尝试就肯定会有收获!”小李感慨。
直面挑战
李宁,作为柯拉光伏项目的“职业证书达人”,工作十余年就已“包揽”注册测绘师、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工程测量员等资格证书,深受同事钦佩,但是以总工程师的身份开展工作也是头一回。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质量及施工管理,对他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挑战。
他努力“沉”下去,除了开会时间,办公室基本看不到他的身影。每当问起的时候,就被告知他在施工现场。
有一次,升压站混凝土浇筑因为天气原因一直持续到晚上。而柯拉每天都刮大风,10月就开始下雪,混凝土在白天如果没有凝固,晚上会被冻坏,从而产生质量问题。怎么解决?李宁带着项目部的小伙们,背上棉被、防尘布、电热取暖器去给混凝土保温,一直等到混凝土完全凝固才回去,那时天都已经大亮了。
“师父总是交代我做技术工作要严谨细致,不能出现丝毫的马虎大意。每次进行技术交底的时候他都全程参与,我在进行交底时如果有没讲透的地方他都会马上指出来,直到施工班组完全听明白为止。”李宁的徒弟小马说。
初挑重担,却丝毫不乱阵脚。小到一根桩、一块组件的安装,大到整个项目的规划,李宁全程参与。正是因为“领头人”有着身体力行、严谨细致、认真求实的工作态度,项目质量进度得到业主监理的高度肯定。
来之不易
2022年9月初,接到柯拉光伏一期工程Ⅱ标项目中标通知书后,第一次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李健充分做好安全和后勤保障安排,带领团队进场。他们从全国各地寻找有高原及光伏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积极克服高寒缺氧、大风暴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同年9月23日,柯拉一期光伏项目Ⅱ标段顺利开工建设。
“恭喜柯拉一期光伏项目Ⅱ标段获得本月考评第一,请上台领奖!”在2023年2月的考评工作会上,业主隆重地宣布。
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因前期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为了在2023年6月如期履约,项目部决定春节期间继续施工,同时加大人员设备的投入,共有300多人春节期间仍坚守一线。
“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并且还是从未涉足过的光伏产业,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我有信心一定能在今年6月如期履约,实现并网发电目标!”当时,李健在领奖台上说。
如今,誓言已成现实。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