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为孩子创作了近半个世纪、出版50余部作品的绘本大师,会在近80岁的时候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呢?


(相关资料图)

绘本大师安东尼·布朗在新书《三个愿望》《男孩、小狗与大海》中给出了答案——他讲述了两个发生在兄弟姐妹间的故事。一个是兄弟姐妹间由许愿引起的闹剧,另一个是弟弟和小狗将心爱的哥哥从大海中救回的故事。

安东尼·布朗(Anthony Edward Tudor Browne)。

家庭一直是安东尼·布朗创作的重要主题,许多孩子都读过《我爸爸》和《我妈妈》并为之感动。而当安东尼·布朗的哥哥离开这个世界时,年近80岁的安东尼·布朗在他的绘本中讲述起关于哥哥的故事。(点击阅读《安东尼∙布朗:为孩子画出表象之下的真实》,了解安东尼·布朗的创作人生。)

与哥哥重回童年的梦境

《男孩、小狗与大海》是英国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2023年出版的作品,与其他高调预告的作品不同,这本书似乎是悄然登场的,他只是于2021年10月22日于脸书上发了一幅创作中的内页插画,预告称这“可能是下一本书”。

他预先发布的插画很适合用书名作为标题:男孩、小狗与大海。这幅图能引发许多遐想,画面透着一丝阴郁,天空阴云密布,近处的海面翻起翡翠绿色的大浪,但远处的大海却很平静,整幅画面颇有点古斯塔夫·库尔贝的名画《平静的海》(1866年)的味道。但远远望去,海平面上似乎有白色的风车,还有三个如巨型机器狗般的装置,这绝对是安东尼的风格。

海滩上的男孩有点儿沮丧,跟着他的小狗向前方走去……男孩的情绪为什么那么低落?在前方等着他们的又是什么?

《男孩、小狗与大海》,[英]安东尼•布朗 著,阿甲译,启发文化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7月。

故事非常简单:男孩名叫丹尼,因为哥哥米克出门找朋友玩去了,他感觉孤单又无聊。妈妈怂恿他去海滩上遛狗,他的狗“小邋遢”自然很兴奋。丹尼和小邋遢在海滩上打发时光时,居然也找到了一些乐趣,最后,他们合力救了在海里游泳抽筋的哥哥!

安东尼·布朗的发烧友们可以在书中发现许多熟悉的场景:丹尼的家让人联想到《汉赛尔与格莱特》那家人的房子,据安东尼在自传《玩转形状游戏》中介绍,那其实有他童年的家的影子;窗玻璃上的造型,让人忍不住联想到《看看我有什么》;海边的景色和海平面上的物件,会让人联想到《谁来我家》;而那些通过“形状游戏”进行变形处理的鹅卵石,还有海边的那群人,都可以在他以前的多部作品中找到相似的景象。在创作这本新书的过程中,安东尼心中似乎装载着满满的回忆,过去的人生与创作经历都自然而然地流诸笔端。

他当然还是在用这种“安东尼·布朗式”的图画书语言讲故事,比如在丹尼“看到海里有一个小小的身影,也在挥手”的那幅对开页,在画面左侧,海边的那群人看着丹尼,戴红帽子的小男孩正在踢脚边的一个足球;而到了画面右侧,那个足球带着风飕飕地飞到丹尼的左边,眼看就要落到他脚边了。足球在安东尼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过,在《我爸爸》《看看我有什么》《小凯的家不一样了》等书中都有特别的用意,但在这里我会联想到《隧道》中的足球,它指向的是哥哥,暗示海里正在挥手的人影就是丹尼的哥哥米克。

《男孩、小狗与大海》内文页。

《男孩、小狗与大海》的献词页上写着:深深怀念我哥哥迈克尔。读者可以比较《我哥哥》的献词页上的文字:献给我哥哥迈克尔。是的,那就是安东尼的哥哥迈克尔,他在几年前已经离世。这本承载着满满回忆的新书,带有创作者很强烈的个人色彩,他非常想念自己的哥哥,哥哥不在身边,似乎又像是小时候那样,去找他的同龄伙伴玩去了,身为弟弟的安东尼要带上小狗去找他,还要把他救回来……你可以留意两处人名上的变化,安东尼的昵称是“托尼”(Tony),书中的男孩叫“丹尼”(Danny),男孩哥哥的名字米克(Mick)则是迈克尔(Michael)的昵称——丹尼和米克,就是安东尼和迈克尔。

《玩转形状游戏》,[英]安东尼·布朗、乔·布朗/著,阿甲、董海雅/译,启发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3月。

关于安东尼与迈克尔的故事,在那本自传《玩转形状游戏》中有相当多篇幅的讲述。迈克尔实际上比安东尼大不到两岁,安东尼回忆说:“迈克尔和我年龄相近,都喜欢相同的活动,所以我们成了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几乎所有时间都黏在一起,通常会拿一个球或类似的东西踢踢打打、扔来扔去。”但哥哥毕竟比他强壮一些,还早他两年上学,所以哥哥有一帮自己的朋友,并不会总带着他玩。安东尼说:“身为弟弟,我一直是在哥哥的阴影下长大的,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似乎都是无望的竞争,他什么事都比我强。我常常感觉自己又弱小又可怜。对迈克尔和他的朋友来说,我有时就像是异类。”安东尼将自己对哥哥的许多复杂的情感写进了《我哥哥》《隧道》和“威利”系列等作品中。

《男孩、小狗与大海》内文页。

安东尼与哥哥小时候有一条狗叫梅杰,但他们并不是在海边长大的,而是生活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内陆小镇威克镇。这本书讲述的海边救哥哥的故事并非真实发生的,它更像是一个深深思念亡兄的弟弟所做的梦。这兄弟俩一生都保持着深厚的情谊,两人长大后,哥哥去肯特郡的一所女子中学教书,弟弟跟着搬到离哥哥不远的一座海滨小城生活了六年,兄弟俩基于大海的交集大概源于此吧。关于哥哥迈克尔的一生,安东尼在自传中略有概述:“迈克尔经历了两次婚姻,有五个孩子。他幸福地生活在一个规模迅速缩小的家庭里(第二段婚姻中的三个孩子如今都在读大学)。他在一所女子文法学校教地理,任教已有四十年。他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很出色的教师。”

尽管两兄弟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各自取得的成就也有所不同,但共同度过的美好童年,把他们牢牢地联结在一起,即使天人两隔也挡不住深深的思念。安东尼·布朗运用他娴熟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制造了一个无比美好的纸上梦境,两兄弟在此重逢并再次携手回家了。

这部情真意切的作品,既是献给他哥哥的,也可以献给全天下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们吧。

注:安东尼·布朗描述的三段与哥哥迈克尔有关的文字均出自他的自传《玩转形状游戏》。

即时实现愿望的诱惑与烦恼

英国图画书大师安东尼·布朗的新作《三个愿望》向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如果你有机会立即实现自己的愿望,你会许什么愿呢?

《三个愿望》,[英]安东尼·布朗,阿甲 译,启发文化出品,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3年8月。

在希腊神话中,弥达斯国王向酒神许愿而获得了点石成金的能力,没想到却让自己的生活陷入一场灾难,最后不得不艰难地想办法恢复原状。普希金的《渔夫与金鱼》也是关于不断膨胀的愿望(欲望)给生活带来灾难的故事,它显然源自《格林童话》中《渔夫和他的妻子》这个故事,结局注定也要恢复原状,因为一个愿望的即时实现既带来了满足的快乐,又带来了更多愿望无法得到满足的烦恼。

富有智慧的民间故事最爱拿人性的弱点来自嘲,大概善于自嘲的人类会更加勇敢,心胸也会更开阔。将这种法力无边的愿望扩充到“三”这个数字,恰好可以把人性的弱点放大到最搞笑的程度。人们在戏谑的故事中照一照哈哈镜,如同进行无伤大雅的心理实验,或许更能理解和接纳自己。安尼东·布朗将这个新编故事的灵感归功于《格林童话》,实际上更早的版本至少可以追溯到法国文学家佩罗重述的《可笑的愿望》,或者是阿拉伯《一千零一夜》中第596夜的故事。

《三个愿望》内文图。

“三个愿望”的故事原型大体上是这样的:一对夫妻,因为丈夫的某个奇遇而获得了神灵的承诺,可以让他们实现任意三个愿望。他们都非常清楚需要很谨慎地许愿,但不知怎么的,第一个愿望却在十分草率的情形下提出并实现;而在遗憾、惶恐与盛怒之下,第二个愿望又被更为草率地提出并实现;最后,为了弥补前两个愿望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第三个愿望只能是恢复原状!你看,“三”这个数字是不是特别好?老子《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人类面临着“三个愿望”的选择时,这三个愿望就足以演绎一幕最完美的喜剧。

安东尼·布朗在《三个愿望》中安排了三个主角:兰博、小希和罗斯。从形象上看,他们是安东尼·布朗图画书世界中类似威利的黑猩猩(而非大猩猩),他们显然是孩子。从关系上看,他们很可能是住在一起的兄弟姐妹,兰博是哥哥,小希是姐姐,而罗斯是小妹妹。兰博与小希到底谁大并不重要,他们肯定年龄相近,相互之间总是在竞争与较劲,争夺“老大”的话语权。而罗斯看来最安静,常常避在一边观察,但总是能提出最为冷静且最有价值的意见。

奇特的故事从安东尼·布朗偏爱的旧式电视机中发生,沉闷的节目、无谓的争吵,意外引出了一个免费赠送三个愿望的奇怪小仙女。安东尼·布朗的粉丝们一定能从壁纸图案的变化中,读到更多有关故事发展和角色心理活动的信息,那是他早在《大猩猩》《朱家故事》等经典之作中就已熟练运用的图像叙事语言。更具标志性色彩的对应符号是猩猩与香蕉,吃香蕉完全是猩猩出于本能的、几乎不自知的口腹之欲,这很自然地导致了第一个愿望被轻率提出,香蕉就像传统故事中樵夫随口提到的腊肠或血肠。原本强势且急脾气的妻子在这里换成了同样脾气不大好的姐姐小希,一句盛怒之下的随口数落让香蕉(腊肠)粘到了对方的鼻子上。至此浪费掉的两个愿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灾难!最终仍然是情感和理智的力量胜出,他们只能选择恢复原状,当然这个冷静且明智的愿望必须由小妹罗斯提出。

《三个愿望》内文图。

佩罗在《可笑的愿望》故事结尾时,提出了他警示读者的道德教训,他认为樵夫和妻子的“生性善变、盲目、不智和鲁莽”,让他们不配获得神灵赐予的伟大礼物。实际上,这样的人性弱点似乎属于全人类,当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摆在眼前时,有多少人能真的保持理智和淡定?不信去看看那些陡然获得巨额大奖的“幸运儿”,有几个能真的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当然,每个人都相信自己会是幸运的,能够避免受此类弱点所累。或许,多读读“三个愿望”这样的故事会起到一定的免疫效果。

安东尼·布朗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重述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似乎也是在给当下的孩子们打打预防针。他摈弃了原有故事中可能有些粗鄙的部分,更为简明轻松地讲述了这个好玩儿的心理游戏,而且他刻意让故事与读者保持距离。在三个小主人公出场时,作者在画面中安排了舞台与幕布,让你知道这个故事只是一台戏而已,直到最终香蕉被吃掉,才拉上幕布来谢幕。小妹罗斯最后的追问也是点睛之笔,相信每个小读者都会从这里开始延展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安东尼·布朗并没有像佩罗那样在故事中提出自己的道德教训,但他的倾向其实是藏在画面中的。在安静柔和的天蓝色背景下,罗斯仿佛插上了一对仙女的翅膀。我想,在安东尼·布朗看来,要想实现美好的愿望,并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应该更多向罗斯看齐吧。

撰文/阿甲

编辑/王铭博

校对/柳宝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