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装备、大型船舶、水力/风力发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加强对其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刘飞香带来了《关于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等建议。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摆在首位,并且提出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保护能力,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数据显示,自2021年开始,我国成为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对知识产权侵权打击力度不断加强,2006年至2020年,各级人民法院审理专利领域侵权案件达2.12万件,其中制造行业当事人占总数的29.6%,高于其他行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由于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对外封闭,现场取证固证难度大,侵权易、维权难成了行业痛点。”刘飞香说。

刘飞香认为,重大技术装备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知识产权取证固证规范尚未普及。由于知识产权维权对技术和法律专业性要求高,权利人经常面临取证不规范导致证据无效,维权失败造成重大损失。不同于普通商品,重大技术装备侵权点隐蔽,亟待出台针对此类装备的知识产权侵权取证和固证指引等相关规范,向全社会普及如何有效取得证据、如何快速固定证据。

第二,现有知识产权取证固证方式效率低、不及时。权利人发现被侵权时,自行获取的照片、视频、文件等证据尚不具备成为定案依据,必须邀请公证人员现场取证,过程耗时长、不确定性高、维权成本高。

“尤其是重大技术装备如地下工程装备受工程周期、应用环境、转场拆机后证据易消失影响,取证时机受限,若无法第一时间取得,则有效的侵权证据极易灭失。目前部分地区已开始应用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技术,无需公证人员亲自现场取证,但还未广泛推广应用、也未实现区域互认。”刘飞香说。

目前,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正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攻关。这一背景下,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

“行业要集中力量攻关制约发展的短板和‘卡脖子’技术,企业则要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促使企业加大力度攻坚数智化技术,持续推进特大直径盾构机数字化研发和智能制造,研制更多填补空白、引领全球的绿色智能装备,锻造更多适应超级工程的超级装备。”刘飞香表示。

对此,刘飞香建议,国家出台针对不同行业更加具体的专利侵权取证固证指引,指导取证主体如何规范地进行取证固证,全面提高主动取证固证的意识和能力。

刘飞香还建议,搭建具有司法公信力的电子公证平台,大力支持和推广知识产权电子证据区块链存证方式,同时统一各地法院、行政机关对于电子证据的认定标准。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