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为深度智能世界揭开序章。人类真的准备好了吗?


(资料图)

9月7日,在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主论坛现场,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副所长王立铭、科幻作家陈楸帆、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所长段润尧、蚂蚁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文光、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等科学家、科幻作家、学者、业界专家等跨界嘉宾共同对正逐渐到来的深度智能世界展开畅想。

电影《流浪地球2》中,作为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550W量子计算机给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科幻回归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也让人们惊觉,数字生命以及它背后的深度智能世界,会不会在不远的未来真正实现?

陈文光认为,判断数字生命是不是真的实现,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它的大脑要真正达到图灵测试。虽然ChatGPT大语言模型目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无法真正通过图灵测试。第二就是对外展现上,要有真实感、实时可渲染、高精度可交互的展现模型,这个目前技术上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技术之外,拟人化也不一定是人工智能唯一的发展方向。从科技工作者角度,朱军认为,我们更希望人工智能变成一个比较友好的人类的辅助,能够在一些危险的环境、人类不擅长的任务等方面,去协助人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对智能要求比较高的任务,“但它并不一定需要在形体上、行为上、大脑上去仿造人、与人类对齐。”

未来之所以值得期待,正是因为他的不可预知。尽管技术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诸如资源分配、数字鸿沟、能源消耗、科技伦理等等问题待解,专家们仍然无一例外表达了乐观。长期从事量子计算研究的段润尧认为,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结合,能够非常高效快速地解决我们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识别真正关键的应用场景,让量子计算物有所值。”

对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忧虑值得重视,但陈文光认为,首先还是应该先看到技术的正面作用,“技术是最大的善良。我们从最初活那么短,到现在活那么长,从工作时间那么辛苦,到现在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都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我们讲技术带来的风险,更多是技术不成熟带来的风险。”

有意思的是,现场还专门设计了人工智能向人类专家提问的环节。当人与技术共生,如何重新理解人的价值?面对人工智能提出的“如果我能写出四大名著那样的伟大作品,你们允许我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吗?我可以出书赚版税吗?”科幻作家陈楸帆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2019年他与AI共同创作的一篇小说,获得了“AI评委”评选出来的文学奖项第一名,第二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也就是说,一个AI觉得另一个AI参与创作的小说领先了人类诺奖得主,“我并不排斥跟AI共生,而且在我们用AI创作过程中,它会倒逼我们去成为一个更好、更聪明的人类创作者,写出更伟大的作品。这是我们跟AI相处的态度。”

9月7日开幕的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由外滩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黄浦区人民政府支持,会期从9月7 日-9日。外滩大会组委会由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报业集团、外滩投资集团、蚂蚁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牵头。

(文章来源:新京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