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青:青草)。


(资料图)

2、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3、《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

4、”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

5、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

6、”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

7、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8、扩展资料明代踏青与宋代一样,主要借清明节扫墓时进行。

9、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曰:“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

10、”还在《帝京景物略·高梁桥》中说:“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

11、都人踏青高梁桥。

12、”在明人谢肇涮的《五杂俎》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逢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

13、当时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堕泪者。

14、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舃履相错,日暮,墦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

15、”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

16、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

17、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

18、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

19、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