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韧性仍在复苏可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广州报道
尽管困难重重,但回顾过往一年,中国医药行业发展依然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随着疫情变化,2023年,展望医药行业发展,有困难亦有机遇。
近日,在珠海横琴举行的第34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建宁对近三年我国医药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梳理,展望疫情转段后产业复苏中将会出现的新变量与新趋势,他表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11.4亿元,比2021年下降1.6%;利润总额4288.7亿元,比2021年下降31.8%;出口交货值为2588.1亿元,比2021年下降25.1%。若仅从这一组数据看医药经济调整期偏悲观,但疫情三年,医药发展韧劲仍在。”
受疫情影响大第四终端壮大
2022年,受疫情等相关因素影响,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增速持续下滑,防疫类产品出口大幅下滑。2022年,我国医药健康产品进出口总额2207.88亿美元,同比下降7.09%。其中,出口1295.49亿美元,同比下降13.67%,进口912.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全球市场需求下降幅度较大的产品主要包括人用疫苗、诊断试剂、口罩、防护服等。
尽管如此,剔除上述四类产品,2022年我国医药健康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46%。进出口总额增长5.43%,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医药工业利润水平比疫情前小幅提升。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88.7亿元,比2021年下降31.8%,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加1169.2亿元,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1.2%。
医药行业受疫情影响,2022年经济波动式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结构。2022年医药工业利润总额比疫情之前提升,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88.7亿元,比2021年下降31.8%,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加1169.2亿元,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1.2%,尽管医药制造业收入提升,但2022年前三季度得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增速达26.3%,营收占比为24%,较2019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中药与化学制剂营收占比则明显下降。
而药品销售市场中,传统三大终端乏力。预计2022年医院市场的药品销售负增长,同比2021年下降2.8%(12月单月环比增长6.9%)与2019年相比,销售额减少4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0.1%;2022年基层医疗市场的药品销售负增长,同比2021年下降3.5%;与2019年相比,销售额减少97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9%;2022年上半年零售市场下降1.5%,受年底爆发的客流量拉动,预计全年同比增长5.8%,与2019年相比,销售额增加54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4.3%。
疫情三年催生第四终端规模快速壮大,2022年线上医药销售的增速略有放缓,同比增长34.1%,与2019年相比销售额增加192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2.9%。
尽管疫情三年给医药结构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2023医药行业发展依然充满曙光,中国医药产业在大变局中彰显朝阳产业的特质。
集采医保需持续关注
林建宁分析到,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改革,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挤压虚高的价格水分。目前,集中带量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也给医药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首先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逐步到位,过评药品成为市场主流,市场的集中度持续优化。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加上过专利期的原研药用量DDDs市场份额占比从2018年的65.6%增长到2021年的84.3%,其中过评药从33%增长到53.7%,原研药从32.6%降低到30.5%,集采引导优质药品成为市场主流。CR8从2018年的36.5%上升至2021年的48.4%;CR4从23.9%提升至32.2%。
而集采也使得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增速放缓。2022年,7家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合计取得了243亿美元(仅指制药业务)的销售业绩,仅与2021年持平。3家企业出现下滑,保持增长的企业中,除了默沙东实现20%的高双位数增长外,其他企业均是中低个位数增长。
除此以外,集采保持降价趋势。其中,区别于全国集采的“全面性降价”,地方接续呈现“局部性降价”的特征。从第一批至第四批带量采购目前的集采续标情况来看,地方集采接续存在部分品种和部分地区接近原价甚至提价续标;以整体降价幅度较大的甘肃为例,其第二/四批集采续标的平均价格降幅超40%,但其中不乏原价甚至提价接续的品种 (原价或提价接续品种的数量占比约为 23%)。
集采降价趋势不变的同时,也正打破着集采中标股价下降的“魔咒”。2022年7月13日第七批国采拟中选结果公布,截至当天收盘,华东医药等股涨幅超3%,科伦药业、北陆药业、华纳药厂等药企纷纷跟涨,集采对股价的边际影响在显著降低。
而医保谈判也是医药行业关注的重点。独家产品进入医保后销售增速有显著提升。从次年销售增速上看,独家创新药产品跑赢非独家产品。先声药业独家产品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洛液2020年谈判进入医保后,次年收入增长达到28582%;百济神州独家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及恒瑞医药独家产品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次年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28%及41%。
(作者:唐唯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