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梁晓云、雷文芝)16日,“光伏行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成果丰硕,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但也存在光伏强制配置储能令投资商负担较重、配置储能“建而不调”等问题,需要各方认真研究,共同推动解决。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202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新增装机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累计装机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制造端,202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82.7万吨,同比增长63.4%;硅片产量357GW,同比增长57.5%;电池片产量318GW,同比增长60.7%;组件产量288.7GW,同比增长58.8%。光伏制造端产值(不含逆变器)超过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5%。
在应用端,2022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36.3GW,同比增长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1GW,同比增长74.5%。
在出口端,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在科技创新方面,2022年,我国企业、研究机构在晶硅电池领域刷新效率纪录14次。钙钛矿电池研发效率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包括纯钙钛矿电池、无机钙钛矿电池、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针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统筹推动现代信息和能源技术、光伏和储能、供给侧和需求侧等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电子基础处处长金磊在会上表示,未来将加大新兴领域前瞻布局和应用推广,加强供需两端统筹协调,同时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健全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深入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
但另一方面,我国光伏行业在实际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王勃华表示,近年来,光伏电站按容量以某一比例配置储能作为辅助消纳与支撑电网的措施,成为电站开发建设的前置条件。在储能商业模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强制配储给投资商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且很多省份配储要求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在实际运行中,大部分光伏电站配置的储能系统被电网调度情况较少,难以获得相关收益。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熊敏峰表示,将会同有关方面研究优化储能调度运行机制,着力解决“建而不调”的问题。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